北京開芯院于2024年5月21日正式發布了全球首個開源大規模片上互聯網絡(NoC)IP——溫榆河,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開芯院在推動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技術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據了解,溫榆河的開發從2022年就開始了,并獲得了多家企業的支持。同時,第二代NoC IP的研發工作也已經啓動,後續産品會爲“香山”RISC-V核心提供更緊密的适配和優化,并更好地支持AI加速器的互聯與擴展。
溫榆河不僅做到全球首個開源的NoC IP,更是實現了對64核互聯的開發和驗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包雲崗也展示了在FPGA平台上使用“溫榆河”實現16個RISC-V核互聯,加載Linux并運行多個程序。
溫榆河的發布不僅是開源芯片設計的一次創舉,也爲打造更多基于RISC-V架構的服務器芯片提供了信心。目前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RISC-V服務器芯片可謂少之又少,但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卻在如雨後春筍般冒頭,而且設計者都是雲服務廠商巨頭。溫榆河發布後,受益的不僅是開源核心,還有不少商業IP廠商,未來超多核的RISC-V服務器芯片又少了一塊設計壁壘。
無論是溫榆河的發布也好,又或是其他高精尖的産品,研發過程中都需要進行精密除塵,比如晶圓、芯片、半導體、封裝、攝像頭、顯示器件等等領域其研發制造的過程中都需要進行清潔除塵。随着設備産品的升級,除塵設備也随之升級,傳統的除塵方式更多還是濕法使用化學試劑除塵,産業升級之後,更多的廠商更喜歡幹法除塵,比如上海攏正半導體的旋風非接觸精密除塵設備,設備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使用,比如平面型、凹凸型、卷對卷、微小器件型産品精密除塵。精密除塵設備可針對更高精度的除塵清潔要求,使用升級定制的高旋轉軸及螺旋氣嘴,并以多年現場經驗和積累的氣流模拟量算法布置排列,可針對用戶的不同使用場景設定使用。用戶可以在新設工藝産線中加入旋風清潔設備,或在原有工藝設備中的必要節點加裝旋風模組單元,均可達到升級改善原有潔淨度、提升良率、減少人工、增進效率的良好效果。感興趣可聯系上海攏正半導體。